产品中心
消失的直播一姐:为什么网红的尽头是塌房
来源:开云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1-13 05:46:54

  2013年12月的一天,一位粉丝在东北雨姐直播间购买了一只东北农家散养大鹅(冰冻生鲜产品),还有额外赠送一只鸡,价格仅需99元。

  东北老铁心里门清,99元甚至买不到一只土鸡,更遑论6斤左右的大鹅。这样的价格,怕不是要让雨姐瞬间破产?

  但东北雨姐好爽地表示,这是为了回馈几年来家人们的厚爱,粉丝们买多少,她承诺补多少:

  但很快,有博主站出来打假,说白送的一只鸡并未收到,收到的鹅本应该脑袋上有一块凸起(俗称“额头包”),但雨姐店里出售的大鹅,头部凸起部位是通过注水,技术性作假形成的,初步怀疑是名为“非洲雁”的物种。

  雨姐先是晒出了《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上面的身份鉴别确实是“肉鹅”,但这批产品并未通过相应的标准化认证。

  而且眼尖的网友发现,说好的东北本地大鹅,竟然由山东菏泽生产。雨姐解释说,因为东北没有能够大批量屠宰的地方,所以得先运送到山东。

  但又有网友说,但这批大鹅最终是由吉林松原发货的,为啥不在山东(屠宰加工地)直接发货呢?就算是屠宰后非得回辽宁(电商驻地)包装集散,至少也不应该额外拉去更远的吉林处理吧?

  不久以后,有神通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现身说法,鉴别这批“大鹅”学名“雁鹅”,是广泛分布于淮北、豫东地区的一种家禽,属于大鹅的远亲。

  具体地说,雁鹅是由鸿雁驯化而成,具有食性杂、病疫少、生长快的特性,饲养60天即可达4-5公斤。按照市场行情,100块钱买不来1只东北大鹅,但足以买到:

  更奇妙的是,雁鹅一身都是宝。例如鹅肝、鹅肠的经济价值很大,通常都是单卖的;而且随着羽绒产业的兴起,逐渐带火了鹅绒产业链,使得雁鹅鹅肉的价格进一步下滑。

  完全能想象,东北雨姐带货的只卖肉身的“伪·东北大鹅”,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

  当然,我相信直播间的老铁们也不会在意些许细节,毕竟99元发不了家,致不了富,为了支持自己最喜欢的主播,打碎牙齿霍吧血水往肚子里吞就行了。

  整个过程中,倒霉的雁鹅成为唯一的失意者。它们不但要承受污名化的指控(冒充大鹅的次品),甚至在死后还要受到(往头部柔软的肉瘤上注水),实在凄惨。

  然鹅,凡事多讲正能量。你们只看到东北雨姐售卖雁鹅,没看到产业链上那么多人忙着为雁头注水的努力吗?

  他们以回归大自然的温情名义,以工业化的逆天手段,开展了精密而冷酷的系统性造假。

  他们曾说全世界太工业化,太文明,太奢华,他们要求每个公民更加严格自律,更加向往田园牧歌,更加彻底地自我净化来作为补偿,借此获得良心上的安宁…但我不想要这些,我想要上帝,想要诗歌,想要真实的危险,我还想要善良。

  今天,东北雨姐消失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有热心粉丝前往辽宁省本溪县石峪村,看到了雨姐视频中作为背景频频出现的农家小院,但深院静,小院空,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作为雨姐的狂热粉丝,在上海圡生圡长的苏小姐从未去过东北,但对雨姐描述的东北美食与风土人情倍感亲切。

  她说,雨姐上传的每一个视频,都只讲述一件事——例如只教授一道菜的做法,无论是春天的槐花饼,夏天的炸知了猴,秋天的各种乱炖,冬天的杀猪菜…麻利的雨姐分分钟就能做出来,并点评其中关键点,令观众感受到无比舒适的乡土元素之余,隔着屏幕都能体会到其中的专业。

  苏小姐说,每天在陆家嘴搬砖的灰败日子里,中午吃外卖时一定要插播雨姐的下饭视频。背景音乐一起,她就和巴普洛夫的狗子一样,熟练地分泌多巴胺。

  大东北是我的家乡 我就在这嘎达土生土长 东北人的情东北人的爱 贼拉拉的爱你呀我的家乡

  苏小姐认为,她可以感觉到雨姐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而雨姐彪悍的体格与性格,也为粉丝津津乐道:

  雨姐身高接近一米八,身材魁梧,穿着中性的夹克或皮衣,梳着飒爽的小辫,干起活来彪悍得很,做得了炒菜的活计,也扛得起麻袋,挖得了土豆,甚至还能用砖瓦独自垒出一个猪圈。

  很明显,雨姐利落的性格可能有“凹人设”的空间,但娴熟的劳动技能是做不得假的,它来自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一般人根本做不来。

  公开资料显示,1978年,常小雨出生在东北,她3岁丧父,9岁时母亲改嫁,自那以后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初一时辍学打工,接受社会的教育。

  常小雨在小镇上摆过摊,在饭店里当过服务员,在工厂生产线上打过螺丝,和丈夫白国辉开过荒。艰苦的生活打造了她“直来直去、大大咧咧”的女汉子性格。

  2021年开始,常小雨在快手上发布视频,但反响平平。第二年,她以“东北雨姐”转战抖音,以彪悍的日常获得第一批粉丝。

  例如在讲述东北农村如何过年的视频中,她穿着一身大棉袄,扛起半扇猪,指挥着而驮着铜火锅的丈夫准备开工做菜。她可以徒手给白菜在沸水中焯水,可以站在冰水里捞咸菜,甚至亲自上阵杀年猪,因此被网友开玩笑说为:

  在雨姐的视频中,雨姐的丈夫白国辉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他每天的日常是喝奶、吃饭、作诗,为雨姐的彪悍人生提供反差萌。

  但其实,白国辉是如假包换的导演系毕业生,包揽了视频选题策划、人物设定塑造,再到拍摄、剪辑、运营、招商等所有的环节。他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把雨姐打造成广受欢迎的无所不能的硬核东北媳妇人设,吸引了无数粉丝的关注。

  白国辉为雨姐设计的对标对象,就是因维权而消失的李子柒。只不过和唯美华丽、恬淡精致的李子柒相比,雨姐的人设更接地气,有一种“回到原始社会当酋长”的粗糙美。

  为此他甘当绿叶,甚至不惜自我丑化。例如视频中他不以本名出现,而是被叫做“老蒯”。这是当地方言,一般被老太太用于称呼丈夫。

  可以说,没有白国辉从一开始的策划与拍摄,雨姐的人设就不会如此清晰,变现如此顺畅。

  2024年,雨姐就已经开展了28场直播带货,累计销售额突破1亿元。而成名后,雨姐名下的企业仅有3家,而白国辉名下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企业多达28家,业务版图涵盖商贸、传媒、广告、电商直播等诸多领域。

  (这位坐在自行车前杠,喝着娃哈哈AD钙奶的奇男子,其实是真正的幕后大佬)

  天时方面,李子柒等人开创了农村里的生活的直播新赛道,并示范了从流量到变现的完整流程,偏偏李子柒因股权纠纷而停更,给刚培育出来的潜在观众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这时,东北雨姐站了出来,她以“带大家探索东北日常生活,讲述当地民俗风情”的宣言,以“反向李子柒”的朴质人设,接住了这波泼天的流量。

  地利方面,在产业转型大潮中,“重工业靠烧烤,轻工业靠喊麦”虽然是一句戏言,但也提供了丰富的直播产业土壤。而且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一再被政策驱动,有关部门、相关的单位也乐意看到东北雨姐的崛起。

  人和方面,雨姐具有优秀的外形(不是说颜值,而是其体魄与人设完全契合)、扎实的劳动技能(干重体力活相当麻利,其他姐妹们难以模仿),在三农赛道里硬是作出了差异化的策略。而她的丈夫白国辉不但有写稿、拍摄、出片的专业技能,还有灵敏的市场嗅觉与卓著的商业远见。两者强强联手,打造了2024年直播圈的新晋顶流。

  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9.8%,但增长的主力来自于电商直播等少数赛道。

  2014年8月,字节跳动发布数据称,每天有38亿流量进入抖音直播间,而且随着平台不断加大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上的投入,售后满意度指标提升13%。

  与传统平台电商相比,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电商,为广大购买的人寻找产品体验,节约了搜索时间,而且主播们在直播间与用户积极互动,让人充满参与感。

  例如,粉丝们看着雨姐“无中生有”,从垒灶到处理食材,再到刀工烹饪,最后端上热气腾腾的食物,感觉不亚于漫画中的“发光料理”。

  雨姐以行动表明,这样的食物是可口的,有温度的,而且是普通人可以“轻易”做出来的——你看爽了,不如下单试试?

  另外,雨姐带货的农产品,让我们消费者与传说中的“农民朋友”产生了幻想中的联系,增加了消费中的:

  2022年6月,董宇辉在直播间卖6元一根的玉米,有观众吐槽价格偏高。董老师张嘴就来了一句“谷贱伤农”,引发轩然,甚至让《农民日报》都发出头版社论,进行点评。

  但不管高价玉米的利润有多少可以分润给农民,至少主播的推荐,确实让农产品有更多机会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也引发了消费者悲天悯人的购物情怀。

  日本作家三浦展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消费习惯的变迁,在《孤独社会》一书中,他描述了“第四消费时代”的核心特征:

  第四消费时代,炫耀性消费一再减少,市场的消费者追求的是过程满足…今天的消费者通过直播间的消费,以及更重要的直播间陪伴和连接,获得了更多的身份认同,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一切,远大于他可能在直播间购买行为本身的价值实现。

  无论是打造“姐用双手创造生活”的雨姐,还是“为家人们提供福利”的辛巴,亦或是“我带货只为兄弟义气”的小杨哥,他们直播带货的底层逻辑,从来都是为更多消费者赋予了新的消费身份和全新的价值,让我们消费者把线下行为搬到直播间中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直播的好体验能创造核心竞争力,它瞄准的不是低价,不是供应链整合,而是更深层的:

  开创了直播带货模式的专业型主播张大弈经历了狗血事件,选择了闭店;交个朋友的还钱主播被曝出“售假退一赔三”;因为文化而深受准丈母娘喜爱的董主播另立门户;永远有激情永远在愤怒的辛巴不断封号又复出。对了,还有著名的三只动物,不但被爆锤售假,还经历了人设的大翻车。

  抖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平台上年轻电商作者超过200万个,新电商作者超过753万个,电商直播间日均开播时长同比增长33%。陷入流量焦虑的主播开始搏出位,最好的引流途径就是开撕同行。

  例如在直播一哥大战三只动物的过程中,被封禁的辛巴宣告隐退,但又在双十一前急吼吼地复出。

  据说,有3000多万老铁预订了辛巴在19日的首次直播。开场第一分钟,辛巴以单膝跪地,45度仰望星空的方式宣布王者归来。

  2021年假燕窝事件发生后,被封禁的辛巴就是这样回来的,并在首场直播中狂揽30亿营业额;2024年怒撕平台被封禁后,辛巴在618前夕再度单膝跪地,喜迎家人们,又一次收获了14亿的带货。

  总之,老铁们不是在找辛巴买货,而是在为辛巴的江湖恩怨、爱恨情仇、狗血八卦充值,是娇滴滴地接过跪地新郎奉上的灵魂戒指,欣赏着“有趣而无聊的知识+1,+1,+1”的注解。

  但是,这并不能解释“直播的尽头是塌房”的宿命。我更愿意相信,直播经济的死结,来自于流量红利的消逝。

  电商直播的开始,源于女装市场。第一批网红电商充当了“衣服架子”的角色,通过直播间试穿带动姐妹们的购物情绪。很快,这种模式被引入化妆品市场,美妆行业诞生了最大、最多的头部主播。

  随着社会化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美妆带货主播中孵化出第一批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他们开始传授化妆技巧与经验,以短视频展示产品的效果,为产品做评分评级,并为直播间观众提供解答与推荐。

  这种“边看边买”的购物模式极大地缩短了用户的购买决策链路,也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

  在KOL介入之前,传统广告的典型营销模型是AIDMA模型,也就是消费者从了解信息到购买决策需要先后经历五个阶段:

  在该模式下,营销过程是品牌方的广告工具,厂商具有说一不二的地位,营销方是真正的乙方。

  Attention(引起注意)、Fans(成为粉丝)、Action(消费行为)、Share(分享传播)。

  AFAS模式中,决策主体是粉丝(fans),但他们的决策行为受到KOL的直接影响,后者利用关注、推荐以及整合的信息流(例如各品牌的差异化特征,各产品的价格折扣空间),向粉丝传播信息。这一特征为非头部品牌(尤其是优质国产品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也为KOL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

  弯道超车的第一批代表是百雀羚等老牌国货,然后是头脑灵活的网红产品(例如:完美日记,期间催生了一批奇葩上市公司(参见《》)。

  慢慢地,头部品牌也不能免俗,2024年上半年,顶流美妆巨头珀莱雅彻底转入线上营销,线上渠道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达93.7%。

  但是,流量的角逐是有代价的。尤其是流量营销存在“边际效应递减”,也就为了实现既定的销售增长率,需要投入的流量越来越贵。

  例如2021-2024年上半年,珀莱雅维持原有的市占率,投入的销售费用率却从42.98%增长至46.78%。追逐流量成为品牌方巨大的负担。

  有人会问,为什么几年前“超级主播”崛起的过程中,化妆品公司不觉得流量贵呢?

  因为在开拓市场的蓝海过程中,品牌方尽管投入不菲,但可以与KOL合作,通过社会化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间等方式,迅速获得大量的曝光,提升知名度,增强消费者信任感,从而把蛋糕做大。这就是维系美妆行业高投入、高增长的:

  例如花西子给李佳琦支付高昂的营销费用,并将议价权让给李大主播以获取直播坑位,硬是做成了时尚品牌,并培养了一批忠实客户,存在着稳定的复购率,这是一笔共赢的买卖。

  问题是,蛋糕是无法一直做大的。在直播行业兴起时,超级主播能发挥KOL的号召力,带来强大的吸粉效应。但按照抖音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短视频用户已超越10亿,基本上增无可增。主播们营销再卖力,增长的潜在客户也是有限的,且基本来自于其他直播间的老铁。

  2024年后,我们国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趋势放缓,其中化妆品类消费从6月份开始步入负增长,并导致前三季度的增速为负。这意味着:

  不管是开工与就业不足引发的收入端下降,还是房地产式微、长期资金市场崩坏导致的未来不确定的悲观预期,都反映在化妆品公司财务报表的衰退之中,也反映在老铁支持力度的持续下降。

  根据上海嘉世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直播行业简析报告》,2023年我国电商直播交易规模达到49168亿元,但渗透率增速下降。且直播付费消费额高度集中在1000元以下,增量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蝉魔方数据,抖音美妆市场中,上美股份的王牌品牌“韩束”蝉联美妆总榜“十三连冠”。韩束的亮眼表现,得益于抖音短剧中的烧钱行为。例如2024年7月,韩束与姜十七合作的6部定制短剧,播放量总计超过52亿,产出喜人。

  但投入方面,韩束的母公司上美股份,在2022-2024年间营销及推广费用由8.48亿元增至17.46亿元。而在“短剧攻略”全面铺开的2024年上半年,营销费用就达到了惊人的16.95亿元,接近去年总额。

  尤其是上美股份的竞争对手珀莱雅,已经悄然躲开主播与短剧的拼抢,与分众传媒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后者覆盖全国100个城市、100万电梯终端的优势,更快速、更广发地触达消费者,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效果。

  在此背景下,主播们顿感前途无亮,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例如去年下半年开始红火起来的:

  所谓白牌,就是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商或渠道商直接供应的品牌,也就是介于大品牌与“三无产品”之间的贴牌产品。它们分享着大品牌的原料、款式、品控,但却比大品牌便宜。

  例如公开信息数据显示,给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良品铺子提供酸辣粉产品的代工方,其实是百家阿宽食品,为三姆超市供货的坚果类厂商,就包括临安裕康食品、秦皇岛燕山板栗等。这些代工厂同样生产自有品牌,成为年轻人口口相传的:

  主播们蓦然回首,发现新的财富密码,就在于利用大牌引流、为白牌背书推荐的过程之中。

  抖音开年以来强调了‘极致性价比’的策略,鼓励更多的白牌商家在抖音开店。他所在的机构每月带货的成交金额中,有50%左右来自于白牌。

  在抖音直播间食品店铺人气榜中,排名前二的是三只松鼠和麦当劳,但紧随其后的是由白牌发展而来的新锐品牌“比比赞”。某咨询公司的数据称,其实早在2023年,比比赞就位列全网烘焙零食销量第一。

  比比赞是福建一家代工厂改制而来,早期产品有面包糕点、饼干膨化、坚果炒货、肉类卤味、果干蜜饯、豆干素食等。比比赞的崛起,源于大小主播力荐的“极致性价比产品”,包括品质不输大牌,但9.9元63个的鹌鹑蛋、19.9元15个的牛乳千层蛋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主播们利用“意见领袖”的身份,为白牌提供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关键冷启动,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但是,并不是每一家白牌厂商都有挑战知名品牌的雄心,甚至于,“赚一波就跑”才是大多数白牌厂家的主流选择,反正市面上流行什么就卖什么,赚到一波钱就瞄准下一个产品。

  相应地,主播们搭建的经营销售团队,也不具备专业的筛选与品控能力,而且品牌越小(甚至没有品牌),议价能力越倾向于主播,恰烂钱的动力就越足。

  于是,各种山寨品牌进驻直播间,哪怕销量平平,但每场400万元、每笔25%-30%的分成比例,还是让主播们倍感满意。

  事实上,令众多主播频频翻车的,烂脸化妆品、山寨月饼、重金属超标农产品…以及东北雨姐力荐的99元包邮大鹅,都是这么来的。

  2024年9月4日,大鹅事件余波未了的东北雨姐,又发布了盘锦螃蟹丰收的视频,并顺利地遭到网友质疑摆拍造假。

  当地蟹农表示,盘锦稻田蟹的个头更小,通体发黑,而且活力十足,大家都是晚上去抓的。大家质疑,雨姐试图引入外地螃蟹,在稻田里打个滚、沾点泥巴就往老铁家里送。

  一位名为“灰烬”的网友曾先后5次从雨姐的直播间购买了红薯粉条,检测结果均未检出红薯成分,只检出木薯成分。并对此结果进行了公证。

  说起来,木薯产品只要加工得当,还是能吃的,且口感比红薯产品更软糯Q弹。这是因为木薯含有更多的支链淀粉,很适合淀粉深加工产品。

  但木薯含有氰苷,人类食用后,在消化酶和胃酸的作用下释放出氢氰酸,引发呼吸系统和血管循环的麻痹,导致所谓的“醉倒”。它的毒发机制与临床表现类似于苦杏仁、枇杷仁中毒。

  因而理论上,只要在木薯工艺流程中采用高温煮熟,让氰苷彻底分解,就能安全食用了。

  问题在于,不良商家之所以用木薯冒充红薯,就在于木薯产品更大、成本更低(悲伤的大鹅表示,雁鹅也是这样的)。你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木薯加工流程,配套的固定成本与人工投入,以及复杂的抽检机制…这钱,找谁报销去?

  所以木薯粉冒充红薯粉,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降本增效问题,而是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本批次产品中,木薯淀粉含量约为1/3,毕竟没有红薯就做不出来粉条,雨姐及整个团队对此深表歉意…

  不(xing)幸(yun)的是,发布打架声明的博主不是自我鉴定,而是向第三方机构送检,并通过了公证。而送检结果表示:

  她无法理解,g3pdh基因是植物合成淀粉和能量代谢的催化酶,如果红薯只含有木薯的g3pdh基因,它是怎么长大的呢?

  至于雨姐强调的“没有红薯做不出来粉条”,那更是她见识不足的表现。且不说东南亚广泛种植和食用,就是在广西的沿海地区,种植木薯做粉丝也是基本操作——毕竟木薯的支链淀粉一样能淘洗后析出,做出来的粉丝外观更佳,口感更好!

  所以,为一个100%的木薯产品百般辩解,直接让雨姐“大嘴咧咧,心直口快”的人设崩溃。

  然后,她就迎来了短期内掉粉400万,拍摄基地人去楼空的大新闻。而雨姐则对媒体表示,自己一直在拍摄基地,忙着处理给购物者退款的事宜。

  话说东汉末年,上蔡令甄逸有一个宝贝女儿甄姬(据说名为甄宓,但史书上未正式记载),不但长得国色天香,还在幼年经常梦见有人给她盖上玉衣。算命先生说她日后必然“贵气逼人”。结果引起了众多登徒子的觊觎与骚扰。

  不得已之下,甄逸只得守在甄姬的闺房外,没事了开始用竹子编制筐子。日久天长,甄逸的手艺已趋炉火纯青。

  话说若干年后,甄姬先是嫁给了袁绍之子袁熙,袁绍兵败后又被许配给曹丕,并生下了曹叡(即后来的魏明帝)。后来,甄姬与曹丕的感情破裂,单独住在一间小院里,用竹子给曹叡编了一个背篓。

  曹丕见了大惊,问身边大臣,我们这个圈子里,谁还能像甄姬一样,把筐编得这么圆啊?司马懿站了出来,拱手说:

  注:根据史书记载,甄姬在10岁的时候,甄逸就去世了。因此,不要把笑话当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