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青年企业家敢拼能拼善拼,以全新的思维延续新时代闽商精神,谱写新时代闽商新风貌。闽商报与青年闽商代表们零距离的对话,畅谈创业挑战与机遇,展现思考与担当。
从建筑工人到铜墙铁壁集团董事长,从最初的产品研发到深耕新材料行业,直至今日的可降解植物中药地模。他长年致力于生态环保、化工新材料研发技术,并积极将科研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发明家”。
尹国华出生在浙江丽水的一个农村家庭。2001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尹国华毅然踏上闯荡福州的列车,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初到福州的尹国华,一开始只是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建筑工人。拿着30元的工资,在工地打地铺的日子,尹国华一干就是三年。
在做装修短工的日子里,尹国华发现,传统的白乳胶怕水,经过改进的万能胶虽克服了这一缺点,却非常怕热。墙上的胶容易开裂,是装修界一直以来所遇到的大难题。“有没有一种胶水既不怕水又不怕热呢?”尹国华思索着。
2004年,经过几百次的实验,一款具有耐水、防裂、耐高温等多功能新型涂料接缝产品问世了。尹国华通过在小区里不断地让客户试用自己的产品,用事实说话,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与口碑。
2006年,尹国华注册了品牌——铜墙铁壁,寓意着自己的接缝产品像铜墙铁壁般坚固。2007年,接缝产品正式上市。2009年,铜墙铁壁与中铁十四局武广客运专线XXTJIII标项目经理部第四项目部签订了武广高铁湘潭段的合作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工程高速铁路选用产品企业。这次合作,让“铜墙铁壁”牌接缝产品的市场迅速扩大开来,供不应求。同年,铜墙铁壁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产品质量奖”。从小产品到名声大震,铜墙铁壁仅仅只花了3年。
2014年12月25日,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铜墙铁壁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担任主编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装修接缝行业的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2018年,铜墙铁壁作为GB/T36797-2018国家标准第一主要起草单位,推动了接缝胶行业发展。2020年11月,铜墙铁壁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标准贡献一等奖”。
从最初的产品研发到2008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创造了行业内的细致划分领域——接缝胶。直到现今,国内外涂料及化工巨头都已加入该细致划分领域,并按照铜墙铁壁集团作为第一主要起草单位制定的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产品。铜墙铁壁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了“接缝专家”,但尹国华的创业步伐并未停止。
深耕建筑行业的尹国华发现,装修污染已经被列为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污染之一。而市面上所有的装修用的腻子有腻子粉和腻子膏,都是依靠建筑胶水或胶粉作为其粘接强度以此来实现腻子的基本功能。但其胶水和胶粉都是有化工成分的,虽然有的达到了环保标准,但是长期生活在这种化工成分的环境中,多少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意识到这一点的尹国华,认定环保型产品才是未来建筑市场发展的关键。凭借灵敏的嗅觉和不断的创新研发,一款不用化工原料的环保腻子膏在上海世博会打响了品牌,打破了中国涂料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格局。历经十年时间研发,食品级植物竹炭腻子膏成为了尹国华的匠心之作。
如今,铜墙铁壁集团旗下的福建省尤溪及杭州千岛湖植物竹炭腻子膏工厂,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业4.0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万吨。由尹国华研发的植物竹炭腻子膏生产项目,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该产品以食品级“田菁豆”及多种植物提取的胶液作为粘结剂,实现真正环保健康,并具有净化室内空气、均衡室内空气中水分含量等优势,畅销市场,为环保健康的装饰装修行业和人们的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近年来,尹国华又有了新的方向——用科技生态种植助力老区乡村振兴。铜墙铁壁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利用发明专利技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将“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与“绿色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尹国华表示,希望用产业带动乡村就业,在老区种植出让人类能放心食用的有机产品。为“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建设生态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5月,革命老区福建省尤溪县引进的植物竹炭腻子膏生态科技助农项目正式在该县梅仙镇开工投产。央媒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福建电视台新闻联播、福建日报等新闻媒体全面报道,同日,中央人民政府官网予以报道。
由铜墙铁壁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降解植物地膜”,是以农业秸秆、杂草、有机物等废弃物以及多种中草药、餐厨垃圾(不含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炭颗粒作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经多道工艺特制而成的多功能可降解中药植物地膜。农民种植农作物时,使用该地膜后无需打农药、无需施化肥、无需除草,颠覆传统劳作模式。地膜降解后的残渣能有效改良土壤板结和土壤酸碱及土壤恶化、地膜逐渐降解的同时,还能缓释肥力给农作物生长提供绿色有机养分。
同时,可降解中药植物地膜还可依据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不同的养分以及不同的病虫害而精准定制多功能可降解地膜,依据各种农作物生长周期不同而精准定制在特定时间内就降解的地膜,实现真正意义的节能高效、低碳绿色原生态循环农业。
可降解植物中药地模的出现不仅仅可以帮扶村民科技生态种植,实现高效高产,推动梅仙镇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安排脱贫户优先进厂就业、“公司+农户”订单回收等方式,帮助老区居民发展新型生态农业,进一步增产增收,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书写新篇章。
从接缝胶到植物竹炭腻子膏,直至今日的可降解植物中药地模,二十几年来,尹国华不断致力于生态环保、化工新材料研发技术,并积极将科研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所发明的产品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
“碰到问题,处理问题是发明。预知问题,提早处理问题才是最高发明。”这是尹国华对发明的理解,也是他二十几年来研发创新的内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