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白露节气,但火热的气味仍旧充满于每一丝空气中。日前早上9点多,掌起高速路口滚烫的公路上,沈可可正指挥着轰轰作响的滑移机精准挖开起了拥包的沥青路面。虽然四周尘土飞扬,记者仍是远远地就望见了养路工人古铜色的肌肤和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还有那作业服上分外夺目的字样——慈交路养。
“我是一名养路工人!”说起这份作业,沈可可眼里透着骄傲。从小他就跟着祖父、父亲在公路上摸爬长大,那份对公路的深沉情感在他心中悄然生根。2013年,沈可可成为一名“路三代”,在路上一干便是11年,现在是慈交路养师桥保护站的首要负责人。
“用滑移机对路面拥包进行铣刨处理、乳化沥青打底、沥青混合料填铺,压路机压实,四周的缝隙也要填缝,避免雨水浸透损坏路面……”谈及路面拥包的处理流程,沈可可显得挥洒自如。他和记者说,师桥保护站管养线路包含桥头镇、观海卫镇、掌起镇、附海镇的国省道和山区路途,他和其他16名养路工人累计管养路程190多公里,抢修、保护、修补侧石、保护路程牌是他们的日常作业。
时针指向上午10点,地表温度现已挨近55℃,再加上超越120℃的沥青,热浪滚滚袭来。虽然现已是负责人,但每次外出保护作业,沈可可总是拿起东西和咱们一同干活。从压路机上下来,沈可可站在刚压好的路面上查看摊铺厚度和平坦度,一股股热浪直往他的裤腿里窜,没一会就把汗湿的衣服烤干了。
“咱们养路工对夏天都是‘又爱又恨’!每天早上五六点上岗,早上班、晚收工、避开最热的正午。”攀谈中,沈可可诙谐地玩笑道,每当夏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应战。他介绍,梅雨季节最简单发生路面小坑洞,他们会第一时刻进行应急处理,而随后到来的高温气候是路面修补的黄金时期,气候越热,温度越高,沥青粘合作用也越好,修补后的路面也因而愈加平坦、巩固。
但一起,这份作业的辛苦也清楚明了。公路上面没有一点遮阳的当地,他们每天都要在毒辣的阳光下暴晒6小时之后。不仅如此,施工现场尘土飞扬,一天下来,身上是又脏又臭。“6月下旬以来,咱们保护站趁着晴好气候展开了大规模修补作业,现已耗费了1000多吨沥青混合料,最多的时分一天用了200吨。”
“高温天咱们的防暑办法便是多喝水,每天要喝好几升的白开水。”沈可可脱下厚重的手套拧开水壶,记者看出他的手掌上布满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这有什么,这便是咱们的作业嘛,曾经修补坑洞还需要电钻,现在机械设备一向更新,保护作业事半功倍,还能削减保护过程中占用路途的时刻。”
这一段路修补完结,沈可可和工人们穿戴结结实实的长袖长裤再次整装待发,日复一日,单调重复。记者经过查询了解到,在我市420多公里的管养路程上,有近70名这样的养路工人,在路上脚踏实地,静静贡献着。正如沈可可说的:“路途便是咱们的车间,当看到一辆辆车安全地从咱们精心保护的路途上驶过,就特别骄傲,再苦再累也值得!”